发达经济体通胀存在上行风险,降息通道或暂时关闭
华夏时报
冉学东
美国、欧洲和英国的通胀最近几个月都在缓慢爬升,而日本的通胀更是持续爬升,去年以来发达经济体已经形成的降息通道目前看来已经暂时关闭,反映在市场上,就是从去年九月以来市场收益率普遍上行,这就形成了我国的收益率的洼地,可能将部分决定未来金融市场的走势。
2月20日最新的数据显示,日本1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3.2%,高于上月的3%和经济学家预期的3.1%,创下2023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;1月CPI同比涨幅达到4%,创下2023年1月以来的两年新高,已连续34个月超过日本央行2%的目标水平。
通胀数据公布后,日元兑美元汇率小幅走强0.15%,至149.39,但随后迅速转跌。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升至1.55%,为2009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,日本央行下一步加息是确定性事件。
日本通胀上行基本在预料之内,英国的通胀则是在意料之外的。
2月19日,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英国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(CPI)同比上涨3%,创下10个月来的最高水平,远高于经济学家预期的2.8%和上月2.5%的涨幅。同时,核心通胀率(剔除能源、食品、酒精和烟草后)从上月的3.2%升至3.7%。
英国央行曾在2月初将基准利率下调至4.5%,这是今年的首次降息,当时央行还预计通胀率将在第三季度攀升至3.7%,这是基于全球能源成本上涨和管制价格变化的影响,同时预期国内通胀压力将进一步减弱。但是通胀上行却如此之快,这必将导致英国央行降息推动经济增长的预期变弱。
欧洲的通胀也有卷土重来之势,欧元区1月份CPI同比上涨2.5%,高于去年12月份的2.4%,也高于经济学家预测的2.4%。欧元区1月份核心CPI同比增速保持在2.7%,高于预期,而受到密切关注的服务业通胀略有下降。
欧洲主要经济体中,德国和法国的通胀保持不变,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通胀加速。
1月30日,欧洲央行如期降息25个基点至2.75%,是2024年6月开启宽松周期以来的第五次降息。欧洲央行在降息后的声明中坚称“当前货币政策仍然具有限制性”,且“欧元区经济仍面临挑战”,暗示更多宽松措施正在酝酿之中,交易员维持对欧洲央行的宽松预期,预计今年还会再降息70个基点,将政策利率降至2%左右,但是1月份的通胀,让欧洲的降息前景出现了不确定性。
果然,欧洲央行(ECB)执行委员会成员Isabel Schnabel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欧洲央行可能需要暂停或停止其降息进程。这一言论引发市场关注,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可能面临重大转折。
美国的通胀反复已经是确定性事件了。
2月19日,美联储公布的1月会议纪要显示,与会官员认为,在进一步降息之前,需要看到通胀继续下降,但特朗普关税等政策让通胀存在上行风险。“与会者指出,只要经济仍然接近最大就业水平,他们希望在采取进一步调整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之前,看到通胀进一步下降的进展。”这是美联储确定已经开始担心特朗普政策将会加快通胀步伐。
纪要显示:“潜在贸易和移民政策变化的影响,以及强劲的消费者需求。多个地区的商业联系人表示,企业将尝试将潜在关税导致的更高投入成本转嫁给消费者。”
最近特朗普已经实施了一些关税政策,他威胁还要进一步扩大灌水范围。在周二与记者的谈话中,特朗普表示,他正在考虑对汽车、制药和半导体行业征收25%的关税,并将在今年内逐步加速实施。关税政策不仅仅在实质上,并且在预期上进一步推升通胀,比如此轮黄金的上涨,就是由于税收政策。
他们进一步指出:“通胀前景存在上行风险,特别是与会者提到了贸易和移民政策可能发生变化的影响。”这是由于美国1月份的物价上涨超过预期,尤其是核心通胀让人担忧。
发达经济体市场收益率从去年9月开始攀升。2月21日中午,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是4.491%,去年9月中旬是3.64%;德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是2.534%,去年9月中旬是2.147%;法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目前是3.221%, 去年9月中旬是2.836%;英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是4.660%,9月中旬是3.792%,均出现攀升势头。
周边国家收益率大幅攀升,对我国金融市场必然有影响。2月21日,我国国债市场大幅下挫,三十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下行0.65%,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33个基点至1.739%,国债收益率从2月7日开始攀升,半个月的时间上涨幅度明显。
央行2月21日的操作是,开展1825亿元7天期逆回购,因当日有985亿元逆回购到期,实现净投放840亿元。可见外围市场收益率的变化对我国市场已经产生了较大影响。
责任编辑:孟俊莲 主编:张志伟
发表评论